近日,广州市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通知,明确将17种临床急需、疗效确切的高价抗癌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。这是广州继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后,针对地方实际需求推出的重要惠民举措,预计将惠及全市数万名癌症患者。
纳入医保的17种抗癌药覆盖了肺癌、乳腺癌、淋巴瘤、白血病等多种高发恶性肿瘤的治疗需求,其中包括奥希替尼、帕博利珠单抗等靶向药和免疫治疗药物。根据新政,这些药品将按乙类药品管理,参保患者在使用时可按广州医保政策享受相应报销。以职工医保为例,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0%,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。
以肺癌靶向药奥希替尼为例,该药纳入医保前每月费用约1.8万元,患者年自付费用超过20万元。纳入医保后,按广州职工医保90%的报销比例计算,患者每月自付部分降至约1800元,年负担降至2万元左右,降幅达90%。这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癌症患者而言,无疑是重大利好。
广州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纳入医保的17种抗癌药均经过药物经济学评价和专家评审,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兼顾基金可持续性。为确保政策落地,市医保局已同步完善了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,并简化了报销流程,患者可在定点医院直接结算。
据统计,广州近年来持续扩大医保药品目录,目前已有超过2800种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。此次抗癌药专项纳入,进一步体现了广州在深化医改、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上的积极探索。未来,广州医保还将根据临床需求和基金承受能力,动态调整医保目录,让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惠及百姓。